当前位置:

主页 先锋文汇

“以小见大”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
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文章来源:京山党建网 阅读:189

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委办公室 县委组织部 杨党 安高

习近平同志在《之江新语》中提到:“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,能够反映人品,反映作风。”堤溃蚁穴,气泄针芒。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,一旦成风,危害巨大。党员干部当以“逆水行舟用力撑”的坚韧和执着、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的坚定与清醒,在严小节、管小家、抓小事上发力,带头做政治生态的维护者、社会风气的引领者、服务群众先行者,躬耕力行做好作风建设“大”事业。

严小节守大节。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。”小事小节中有党性、有原则、有人格,守住拒腐防变防线,首先要从小事小节守起。俗话说,“苍蝇不叮无缝的蛋”,自身思想防线若出现裂痕,就容易被腐败病菌侵蚀。无数贪腐案例证明,一个人的腐化变质、违法乱纪,都是从小的生活问题、吃喝问题开始的,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,在小恩小惠中丢掉原则,在“温水煮青蛙”中麻痹意志,最终消沉堕落、滑向深渊。一名干部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,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。党员干部必须警惕小事、守住小节,防止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,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、毫不含糊;切实从生活作息、言行举止等“小节”处严格自律,不碰纪律红线、不越规矩底线。自觉抵制“小节无害”的错误思想,清醒认识“小节”失守终将导致“大节”崩塌,确保以“慎微”之心守住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
管小家齐大家。“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”小家中见责任、见家风、见担当,凝聚社会合力,要先从管好小家做起。在家教家风培育过程中,对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要求高一些,容易成为幸福之家,要求低一些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,若管不住家人,甚至纵容家人,容易出现“树旗谋利”“伸手”等问题,必然会让“家”变成“冢”,影响个人声誉、损害党的形象。大量腐败案例表明,很多人什么关都能过,唯独亲情关过不去,最后就栽在了这个问题上。党员干部要管好配偶子女、约束好身边人,不搞“特殊照顾”“权力输送”,切实用“小家”的清风正气涵养“大家”的公序良俗。同时,深刻领悟“家齐而后天下平”的意义,只有先管好“自家门”“自家人”,方能在号召群众、治理乡村等工作中挺直腰杆、赢得信任,凝聚起干事创业的“大家”合力。

抓小事成大事。“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。”小事里藏着初心、藏着方法、藏着成效,成就一番事业,就得从点滴小事抓起。工作获得群众支持和认可的关键,既要站稳人民立场,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,勤勤恳恳为民,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,想问题、作决策、抓工作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,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。也要全力办好民生实事,补齐民生短板,将群众的鸡毛蒜皮当成大事要事来办,落实在具体行动中,时时做到与群众同甘苦、共忧乐,切实让群众可感可及。党员干部要明白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”的道理,唯有在“小事”中锤炼担当,才能在乡村振兴、强村富民等“大事”上扛得住重责、打得开局面,用实干实效筑牢作风建设“大根基”。要从解决一盏路灯不亮、一条水渠堵塞等“小事”入手,以“事事落实到位”的作风把民生细节办实办好。

上一篇:敢于对“人情”裹挟说“不”!

下一篇:做百姓心中有分量的基层干部

分享到

版权所有:中共京山市委组织部 办公电话:0724-7328740   

京山市新市街道城中路473号(京山市委组织部)   
鄂ICP备1701950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