兜底当好“不管部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文章来源:京山党建网 阅读:128
河南省委办公厅原一级巡视员
微友“春天的风”的苦水滋味,我也深有体会。办公室的同志可能都遇到过这些情况。
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职责分工,然而无论分工多么精细、多么明确,也总有分工涵盖不到的地方,有责任边界模糊的区域。这个时候,办公厅(室)的同志就要学会兜底,既讲分工、又讲协作,既要干好主管的事、分内的事,也要善于补台、搞好配合,服务保障整个机关高效顺畅运转。
办公厅(室)位居沟通上下、协调左右的“中枢”位置,干的是综合性的工作,换个角度看,其实就是机关里的“不管部”:没人管的事,办公厅(室)得管;责任部门处理得不合适、没有做到位的,办公厅(室)得补台……总之要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、做到位,不能让任务落空。这大概就是微友说的“兜底”,工作兜底、责任兜底,拾遗补阙。
办公厅(室)当好“不管部”,兜好底、负好责,就得超前谋划、跟踪落实、一抓到底。
记得一次重要活动有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,为防止出纰漏,活动前夕,筹备工作小组到现场检查,诸如会标、花篮摆放位置,队列设计,还有主持人、领导站位,行走路线等,一个细节也不能放过。
就在抬出花篮模拟摆放到规定位置时,恰巧一阵风吹过来,把花篮吹倒了。好在这是活动前的检查、预演阶段,如果是仪式现场,庄重严肃的敬献花篮仪式就会受到干扰和影响。
于是,我们立即请负责布置会场的同志进行改进,或者换花篮架,或者底座加配重块。同时,举一反三,对挽带等也采取相应防风固定措施。
再如,党代会等大型会议住地分散、服务对象多、工作人员多,整个筹备工作是项系统工程。大会筹备机构一般要划分若干个工作组,大家分工负责。每个组的职责分工、每项议程的详细安排,一般要在会议手册中体现,这项工作往往是由综合部门承担的。
但是,会议手册印发了,筹备会开过了,不等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每个环节、每项议程前综合工作组人员都要全面排查漏洞,发现问题及时提醒、补救,万一遇到紧急突发情况,得有妥善处置的预案。
又如,召开会议、制定文件,是领导机关决策部署、推动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。但要把政策措施落到实处,需要上上下下、方方面面的努力,需要科学分工、责任到人、督促检查。通常重要会议后,都会下发落实会议精神的通知,及时分解任务、提出要求,明确落实每项工作任务的部门。后续还要持续跟踪落实情况如何,存在什么问题,政策措施是否需要补充完善,等等。办公厅(室)这个“不管部”要充分了解以上问题的客观、真实情况,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馈。
有时,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难点问题,并不在工作本身,而在工作之外,如难在协调部门关系等。
正如微友留言所讲述的那样,很多时候,工作帮助其他部门做了,对方还不领情,反倒让忙前跑后、兜底负责的办公厅(室)落了埋怨。那么,如何当好“不管部”,兜好底、负好责,把好事办好呢?我体会,需要端正态度并坚持做好以下几点。

职责有分工,任务无“姓名”。工作任务面前,首先要树立不推不靠、勇于担当的大局观。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急难险重任务,领导觉得哪个部门能高效干好,一般就会直接派给哪个部门,认为哪名同志更适合这项工作,就会派给哪名同志。如果以消极的态度看待,难免认为领导在“鞭打快牛”;如果站在全局的视野来审视,以积极的态度看待,其实是领导的信任与认可,应该感到光荣,尽全力将任务完成好。
单位不是菜市场,没有讨价还价这一说。每个部门、每位同志,都应该胸怀全局,不管组织派给什么任务,都欣然接受,不推不拖、全力做好,绝不能斤斤计较、挑三拣四,应当展现出办公厅(室)干部应有的素质,让每项工作都能落好地、见实效。

接受任务要有大局意识,完成任务要有担当精神。工作落实过程中,往往会有不可预知的因素,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,努力克服困难,完成任务。
比如,中央要求清理创建示范、评比达标、节庆展会论坛活动,各地各部门都希望能够保留现有活动,清理起来的阻力、难度可想而知。
为此,我们先起草并下发一个通知,给各地各部门吹吹风,请各地各部门提出初步整改意见。多数地方、部门报送的拟压缩和保留项目符合要求,少数地方、部门不符合要求。针对这一情况,我们分类指导,对于承担压减任务重的地方、部门,逐个沟通、反复沟通,认真、耐心、细致、礼貌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,最大程度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。最后,经过反复协商形成方案,报批后顺利通过。
面对矛盾,敢于负责。有些工作涉及部门单位实际利益,如果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,缺乏大局观,工作就有阻力,难以推进。遇到这种情况,办公厅(室)不能推避躲闪,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角度,勇敢面对矛盾和困难。
比如,个别单位报送的文件内容涉及编制、领导职务设置等,既没有事先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,还缺少重要依据。对此,我们把关时,删除了这部分内容。
后来该单位多方找人来说情,办公厅(室)就把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等有关规定拿给他们看,坚持了原则、守住了红线,也得到了对方单位的理解。
遇到矛盾敢于担当、勇于负责,不回避、不上交,才能化解好矛盾、处理好问题。

所谓“不管部”,实际是指服务保障的范围更宽泛,可以说是“全管部”。这就需要平时多用心积累,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,还得时刻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,多操些“闲心”,多考虑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,多思考一些解决难题的办法,与各地、各部门保持友好顺畅的联络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急时、忙时、难时,做到沉着应对、有条不紊、很有章法。
比如,曾经有一个时期,我所在的处承担五六位省委领导的文稿起草服务。省委领导负责的工作领域都是我们服务的范围,可以说涉及各个领域、方方面面。此外,还经常遭遇“突然袭击”,如帮财务部门起草申请经费的报告等。
这就要求办公厅(室)日常多强化基本功训练,做好各方面知识储备,既得“专与精”,又得“博与通”,当好多面手,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,任何工作都不能“留天窗”。